康复辅具器械种类繁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类型:
mobility aids(助行器具)
1.拐杖:
腋拐:适合上肢力量较好、下肢单侧或双侧有一定程度损伤(如骨折、关节置换术后等)的患者使用。它能将身体重量通过腋窝和手部传导到地面,提供较好的支撑稳定性。例如,一位腿部骨折的患者在康复初期,使用腋拐辅助行走,可以减轻受伤腿部的负重,方便短距离移动。
肘拐:相对腋拐更为轻便灵活,主要通过手部和前臂来支撑身体重量。适合需要一定活动灵活性、上肢力量尚可的患者,像一些老年人由于膝关节退变,行走不稳,使用肘拐能增加行走的安全性。
手杖:有单脚手杖和四脚手杖之分。单脚手杖适用于平衡能力稍差或单侧下肢轻度无力的患者,比如一些轻度偏瘫患者可以使用单脚手杖辅助患侧肢体行走;四脚手杖稳定性更高,能为平衡能力差的老年人或帕金森病患者在行走过程中提供更稳固的支撑。
2.助行器:
框式助行器:这种助行器呈框架结构,患者双手握住助行器两侧的扶手,通过推动助行器前行。它提供了较大的支撑面积,适合上肢力量较好、平衡能力差的患者,如脑卒中有平衡障碍的患者在室内短距离移动时可以使用。
轮式助行器:带有轮子,方便患者推动前进,有的还带有座椅,方便患者在行走过程中休息。对于体力较差、需要长距离行走的患者比较适用,例如一些患有慢性心肺疾病、行走容易疲劳的老年人在户外散步时可以使用轮式助行器。
Wheelchairs(轮椅)
手动轮椅:依靠人力推动前进,有普通型和轻便型之分。普通手动轮椅结构较为坚固,能承载较重的重量,适合在室内外平坦路面使用;轻便手动轮椅便于携带和运输,适合需要经常外出的患者,比如可以轻松地将其折叠后放在汽车后备箱中。手动轮椅一般适用于上肢力量较好、能够自己驱动轮椅或者有他人帮助推动轮椅的患者,如脊髓损伤导致下肢瘫痪的患者。
电动轮椅:以电池为动力源,通过操纵杆或其他控制装置来控制轮椅的前进、后退、转弯等动作。对于上肢力量较弱,但认知和手部精细操作能力尚可的患者非常实用,例如一些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导致手部关节变形、力量减弱,但又需要独立活动的患者可以使用电动轮椅。
Prosthetics(假肢)
上肢假肢:根据截肢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前臂假肢、上臂假肢等。前臂假肢主要用于替代前臂及手部的功能,其部件包括接受腔、假手和连接部件等。假手部分有装饰性假手、机械假手和肌电假手等类型。肌电假手通过患者残肢肌肉的电信号来控制假手的动作,能够实现较为自然的抓握、松开等动作,适合于追求手部功能恢复、有较高生活自理需求的上肢截肢患者,比如因工伤导致前臂截肢的工人可以通过肌电假手恢复部分手部功能,如抓取工具等。
下肢假肢:分为小腿假肢、大腿假肢等。小腿假肢主要由接受腔、假脚和连接部件构成,适用于小腿截肢的患者。假脚部分的设计有多种类型,如储能脚可以在行走过程中储存和释放能量,模拟正常的步态。大腿假肢则对于大腿截肢患者恢复站立和行走功能至关重要,其结构更为复杂,包括接受腔、膝关节组件、假脚等部分,现代的智能膝关节假肢能够根据患者的行走速度、地形等因素自动调节膝关节的屈伸阻尼,为患者提供更自然、安全的行走体验。
Orthotics(矫形器)
脊柱矫形器:用于矫正脊柱的畸形(如脊柱侧弯、驼背等)或提供脊柱的支撑保护。例如,脊柱侧弯矫形器可以对侧弯的脊柱施加侧向的矫正力,阻止侧弯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在侧弯角度较轻时,通过佩戴合适的脊柱矫形器,并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脊柱的形态。
上肢矫形器:包括腕手矫形器、肘矫形器等。腕手矫形器可以用于固定手腕和手部,矫正手腕的畸形(如腕下垂)或辅助手部功能,比如中风患者出现手部痉挛时,可以使用静态或动态腕手矫形器来改善手部的姿势,防止肌肉挛缩。肘矫形器主要用于肘关节的固定或辅助肘关节的运动,如在肘关节骨折后的康复阶段,通过佩戴肘矫形器来限制肘关节的活动范围,促进骨折愈合。
下肢矫形器:像踝足矫形器可以控制踝关节的运动,矫正足下垂、内翻或外翻等畸形。对于脑损伤导致的足下垂患者,佩戴带有背屈辅助功能的踝足矫形器,可以在行走时帮助抬起脚尖,改善步态。膝矫形器则主要用于膝关节的支撑和矫正,如在膝关节韧带损伤后的康复过程中,使用膝矫形器来提供膝关节的稳定性,减轻疼痛。
Daily living aids(日常生活辅助器具)
个人卫生辅助器具:如长柄浴刷,对于行动不便、无法灵活弯腰或伸手的患者,可以利用长柄浴刷来清洁身体背部等难以触及的部位。还有辅助穿衣器具,例如穿衣棒,方便患者在手臂活动受限的情况下穿上衣服,它通过钩子等设计可以帮助患者拉住衣服领口、袖口等部位,完成穿衣动作。
进食辅助器具:包括加粗手柄的餐具,对于手部握力不足的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加粗手柄的勺子、叉子等餐具更容易握持,从而能够独立进食。还有带吸管的杯子,对于颈部活动受限(如颈椎损伤患者)或者上肢协调能力差的患者来说,使用带吸管的杯子喝水更加方便、安全。
转移辅助器具:像转移板,主要用于患者在床、轮椅、座椅等之间的转移。例如,一位脊髓损伤患者从轮椅转移到床上时,将转移板一端放在轮椅座位上,另一端放在床面上,患者可以通过在转移板上滑动身体来实现安全的转移,降低了护理人员帮助转移患者时的难度,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受伤的风险。